“我心里不得劲,算了,都这些年了我还计较什么。阿山走时可还嘱咐你们带话了?”
兄弟两个彼此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不好。
熊柱却也只能实话实说,“阿娘,东西大哥没要,走时又给带回来了。说他一切都好,让你们不用惦记,雪大路滑,不用去看他了。”
熊母眼泪一下就流下来,“阿山这是还记恨着我呢。”
铁锅回来后,唐寿稀罕地不行,反复刷了几遍。看他喜欢的样子熊壮山就高兴,花多钱都不觉得心疼。
“这铁锅好,以后有了它我就能做许多好吃的了。可惜家里调料不够,要不我倒是可以做羊肉。”做羊肉需要姜蒜胡椒等去腥,可那些家里都没有。
蒜在秦汉时期就已经传入,昱朝历史相当于宋朝,已经有了蒜。
熊壮山道:“你想要什么调料就告诉我,过几日我腿好了,去镇上买。”
唐寿摇头道:“不了,家里都没钱了。”昨天他看见熊壮山拿出那个小布包的银钱也没剩下多少了,至多还有二两银子,日子还那么长,可不敢乱花。
“你不用管银钱的事,几包调料我买得起,等我腿好了,去镇上做两趟生意就够了。”
宰杀牛羊也就那些调料都买回来,四文远远不够。看来,首要的还是赚钱。
可目前而言他知道的那些能赚大钱的营生,都需要很大本钱,现在家里最缺的就是本钱,只能想着其他小本营生。小本营生能做什么?
唐寿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出了神。
“怎么了,夫郎?你放心,家里有钱,真不差那几文调料钱。”
“我是想着干点什么能赚钱?”
熊壮山道:“这是我的事,你不用担心。”
“怎么就叫你的事,我不是这个家的一员?”
熊壮山没敢说赚钱都是家里汉子的责任,他总觉得唐寿并不把自己当双儿,总以为自己是个汉子。他不想因为一句话惹唐寿生气,就不吱声。
忽然,唐寿眼睛一亮,“对了,我会做糕点,咱们可以做了糕点担出去卖!”
“你会做什么糕点,要是做的好,的确可以担到镇上买。”
唐寿想了会,翻出几样简单却好吃的,“我会的多着呢,先做些本钱小的,便是绿豆糕、桂花糕、米糕、发糕……”
有的熊壮山听过,有的没听过。
唐寿兴奋地满面红光,“就是家里没材料,不然我现在就能做,你放心我做出来的味道绝对差不了,一定能赚钱,肯定不会让你亏了。”
熊壮山并不在乎,其实他心里根本没当一回事,此刻他还完全意识不到他花了二两银子买回来的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小夫郎,而是一个会生钱的财神爷,整个杏花村乃至玉林镇因他的到来全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熊壮山只是宠着他的小夫郎罢了,觉得想做糕点就给他做,卖不出去可以自己吃,也不算浪费。
等不及到明天,唐寿就去请熊家两兄弟帮他把所需的食材买回来,以着熊壮山粗略的估计,又要糖又要蜂蜜糯米粉的,便宜不得,就给带了六百文铜钱。
唐寿拿着钱乐颠颠地就要自己去熊家找人,熊壮山抓着他不让。
“你在家等着,我去。”
“你腿那个样子怎么去,你不放心我就不做了。”唐寿说着就闷闷不乐起来。
“我不去,我托邻居去告诉一声。”
熊壮山的邻居看见熊壮山拄着木棍被唐寿扶来吓了一跳,听了熊壮山的拜托,立刻答应了。
熊壮山这位邻居叫蔡学,他来到熊母家时,熊铁陪着媳妇和两个孩子回了娘家,就熊柱在家。熊柱没想到蔡学来是受熊壮山所托,就没背着熊母说话。熊母一听唐寿又作妖,竟然要买那么贵的东西,又是糖又是蜂蜜的,那是寻常农家吃得起的玩意儿吗?登时就不乐意了,要不是熊壮山和她不亲近就要找上门了。
熊柱怕他阿娘说些不好听的再传到他哥耳里惹他哥不高兴,就连忙送蔡学出去。
回来时碰到他大哥领着两个小侄子蔫头耷拉膀子的回来,并不见他大嫂。
熊柱叹口气道:“又被赵婶训了?”
熊柱口中的赵婶就是他大嫂的阿娘。赵家不在杏花村,在距离杏花村一个时辰远的小南村,小南村人比较富裕,因他们村人会织布的手艺,在农闲的时候,家里养蚕织布每年都能有不少进账,不像杏花村是十里八乡的穷村。
熊大嫂是赵家长女,以赵家的条件,女儿自是不愁嫁。可就因为赵家条件好,这个长女眼光很高,挑来挑去都不满意,如此挑到了十六岁。
熊家穷,地也少,每年秋收时都要去别人家里帮工,那年就托村人帮忙找活计,找到了赵家。干了三天活,熊大嫂就和熊铁看对了眼,非要嫁。赵家原是不同意,嫌弃熊家穷,但奈何拗不过要死要活的女儿,加上打听到熊铁除了家里穷,人品行好,老实肯干,又考虑到女儿都已经十六,眼看着就要成为大龄剩女,也就同意了。
彩礼什么的,熊家根本拿不出,反倒赵家给女儿带了不少嫁妆,如此熊家就在亲家面前矮了一截。之后熊大嫂嫁过来,才发现熊家是真的穷,饭都吃不饱,回家哭了几场,赵母越发心疼,便每回都给女儿带回些肉菜粮什么的,不管多少,回回有。可熊家没分家,带回来的东西不可能熊大嫂自己吃独食,都是一大家子吃的,这就落得熊家在亲家面前抬不起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