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披着羊皮的狼
《三国演义》由于政治宣传的需要,由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将刘备塑造成仁义之君。当你耐心去认真阅读《三国志》时,你就会发现刘备不是什么仁义之君,而只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一只披着羊皮的中山路。他的羊皮就是装仁义道德,就是装孙子。
一,刘备是一只中山狼。
刘备是一只中山狼。中山狼有两个特征,一是忘恩负义;二是“得志便猖狂”。
先说第一个特征,忘恩负义。
明朝人马中锡在《东田文集》一书中描写了一个中山狼忘恩负义的故事。战国时期,赵国人赵简子围山狩猎,射伤了一只中山狼。中山狼带伤逃命,途中,遇上了墨家弟子东郭先生。此时,东郭先生也极其狼狈。推着个破车子,车上放着一麻袋书。中山狼对东郭先生说:“先生,你们墨家弟子不是主张兼爱吗?我现在被猎人追杀,求你救我一命。”东郭先生说:“我知道,你们这中山狼本不是什么好东西。然而,我还是不忍心让人伤害你的性命。”于是把中山狼装进了麻袋里。赵简子追过来,问东郭先生:“见到一只受伤的中山狼没有?”东郭先生迟疑了一会儿,说:“中山狼从旁边那条道上逃走了。”东郭先生支走了赵简子,中山狼从麻袋里爬了出来。继而瞪着一对凶残的大眼睛,张着血盆的大口对东郭先生说:“我现在十分饥饿,为了活命,我想吃了你。”东郭先生面对这忘恩负义的中山狼十分恐惧,乞求中山狼不要吃他。后来遇上一位法家老人。在这位老人的帮助下,最后杀死了这只中山狼。当然,这是寓言故事。这个寓言故事揭露了中山狼忘恩负义的狼性,也讽刺人世间如中山狼一样忘恩负义的人,同时提醒善良的人,不要对中山狼发慈悲。刘备实际上也是这样一只忘恩负义的中山狼。下面我从《三国志》中举两个例子作说明。
其一,刘备之与曹操,有如中山狼之于东郭先生。
天下人都认为曹操是忘恩负义的奸雄,因为大家只记得《三国演义》中曹操说的那句负心话。“宁可我负天下人,绝不让天下人负我”。实际上,这是对曹操的污蔑(我在前面已作交代)。曹操并没有负天下人,倒是天下人负曹操的挺多,刘备就是其中一个。
在赤壁之战以前,刘备与曹操曾经有过五次来往。这五次来往中,前四次,曹操之于刘备有如东郭先生之于中山狼。这个时期的刘备正如受伤的中山狼,无处藏身,四处逃命,曹操如东郭先生一样收留、照顾了刘备。
第一次,刘备与曹操见面的大背景是十七路诸侯围剿董卓时期。《三国志.先主》传中,裴松之注引用《英雄记》作了交代:“会灵帝崩,天下大乱,备亦起军从讨董卓”。对于“备亦起军从讨董卓”,《三国演义》有交代。不过,此时刘备三兄弟是倒背着双手如武士一般站在中郎将公孙瓒后面,是个“三无产品”。在讨卓的盛会上,刘备三兄弟一无座位,二无发言权,三无参战权。曹操关照这三兄弟,使之才有了建功的机会(这一点我在前面有交代)。
第二次,刘备与曹操见面的大背景是刘备得了徐州与袁术交战时期。《三国志.先主》是这样交代的:“袁术来攻先主,先主拒之于盱眙、淮阴。曹公表先主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侯,是岁建安元年也”。在此之前,刘备虽然征讨黄巾军有功、因与中郎将公孙瓒是老同学曾一度做过县尉、县令之类的七品芝麻官,但从没有受爵封侯过。这次,曹操表刘备授镇东将军爵位,封宜城侯,也算得上一次莫大的关照。
第三次,刘备与曹操见面的大背景是刘备与袁术交战相持不下,吕布乘机端了刘备徐州的老窝。刘备如丧家之犬,无处安身,实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刘备又去求吕布。吕布将其安排在下邳、小沛。刘备有了栖身之所,又不安本分,惹恼了吕布,又被吕布赶了出来。刘备无路可走,只得投奔曹操。《三国志》是这样记载的:“先主还小沛,复合兵得万余,吕布恶之,自出兵攻先主,先主败走归曹公。曹公厚遇之,以为豫州牧。将至沛收散卒,给其军粮,益与兵,使东攻布”。这次之于上次,说“曹公厚遇之”可是名副其实。在刘备惶惶如丧家之犬时,曹操不但收留了刘备,还给了安身立命之所---“以为豫州牧”,还给了他刘备军粮,让其养兵,还帮其召集流散在小沛的士兵,还调拨士兵给他,让他向东攻击吕布。
第四次,刘备再一次被吕布赶出徐州,不得已又去投奔曹操。这一次,曹操亲自带兵帮助刘备东击吕布,为刘备报仇。《三国志》是这样记载的,“曹公自出东征,助先主围布于下邳,生擒布。先主复得妻子,从曹公还许,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
这先后四次,可以说曹操之于刘备称得上有救命之恩。接下来的第五次见面,刘备有如中山狼一样忘恩负义。
第五次,刘备与曹操见面的大背景是徐州之战。刘备在曹操处如坐针毡,度日如年。后来以征讨袁术为由离开了曹操。然后赶到徐州,杀死了曹操徐州守将车胄,占领了徐州。由此,恼怒了曹操。《三国志》这样记载,“曹公东征先主。尽收其众,掳先主妻子,并擒关羽以归。”
刘备之于曹操的这五次见面比照中山狼之于东郭先生相遇经历如出一辙,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