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知者不惑
孔子说,“智者不惑,仁者无忧,勇者无惧。”意思是说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实行仁德的人不会忧愁,真正勇敢的人不会畏惧。我认为三国众多英雄人物中,赵云堪称这一评价。下面谈谈我的认识。
一、智者不惑。
什么是智者?赵云是不是智者,暂且不说,我这里先从三个方面举例子,说说赵云是不是一个不惑的智者,
1、小事清醒。赵云小事不糊涂,表现了难得的理智,为刘备所称颂,这里举三件小事作说明。
《三国志?赵云传》裴松之注《云别传》记载了这样三件事。
第一件小事。赵云计取桂阳后,桂阳太守赵范欲以亡兄之妻许配给赵云,赵云坚决拒绝了。有人劝赵云纳之,说这个女人很美丽。赵云说,赵范投降是迫不得已,其心难以捉摸,天下女人多的是。后来,赵范果然逃走了。这个故事《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有讲述,并且说到刘备愿意促成此事,赵云推辞说,天下女子不少,但恐荣誉不立,何患无妻子乎?刘备听了感叹说,子龙,真丈夫也。这件小事表现赵云敏感性强,做事谨慎、清廉、不贪色。要交代说明的是赵范的结局。《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说法不同。《三国志.赵云传》裴松之注《云别传》是说赵范逃跑了,这件事与赵云无半点牵连。《三国演义》的说法是刘备让赵范做了桂阳太守,重赏赵云。
《云别传》记载的第二件小事是在博望坡的交战中,赵云生俘了魏将夏侯这件事报告了刘备,并向刘备推荐说,夏侯兰这个人懂法律,让其担任军正。赵云不因夏侯兰是同乡,就将夏侯兰留在自己身边为己所用而免除了结党营私的嫌疑。这件小事表现了赵云光明磊落。尽管是小事,也考虑周详。这件事《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有讲述。只是夏侯兰被张飞刺于马下,所以就没有了上面那些故事。
《云别传》记载的第三件小事是有关孙夫人的。孙夫人嫁给刘备,从东吴带来了不少侍卫、佣人。孙夫人放任这些人,没人敢管。刘备派赵云来管理。事情处理得很好。这件小事表现了战云处理事情有章法,既不畏惧权势,也不激怒权势,处事稳妥。
这三件小事从不同的角度说明赵云在小事面前清醒,处置得当,既照顾了各方利益,又表现了赵云办事公正无私,正派清廉。
2、大事精明。
大事精明也举三件大事作说明。
第一件大事,帮助刘备招兵买马。
刘备被曹操打败后,孤身一人投奔袁绍。后来,赵云来了。刘备与赵云同床而卧,吩咐赵云偷偷地招兵买马。赵云为刘备招募了好几百人。对袁绍称这些人都是刘备过去的老部下。这件大事的精明之处是赵云办事小心细致,另一方面,是办事能力强。在袁绍的鼻子底下,招募几百人的队伍,还不为袁绍所察觉。这件事记载在《三国志.赵云传》裴松之注《云别传》里。
第二件大事,是劝刘备从长远着想,关心百姓。
刘备占领益州后,有人建议将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树等赐给诸侯,赵云建议还田于百姓,让百姓安居乐业,这样利国利民。刘备接受了赵云的建议。这件大事其精明之处表明赵云遇事看得远,想得周到,表现了赵云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件事《云别传》与《三国演义》都有记载。
第三件大事,军事失利,拒绝诸葛亮奖赏。
马谡失街亭,各部人马都有损失,只有赵云的部队不折一人一骑。对此孔明感叹,说,赵云真将军也,便要给赵云重赏。赵云说,三军无尺寸之功,某等俱各有罪者,反受赏,乃丞相赏罚不明也。赵云不贪功、不委过,不接受不应该奖赏的奖赏,其精明表现在深明大义,而且当仁不让于师,不应该的奖赏不但不接受,而且对丞相这种人情奖予以了指责,表现了忠诚、正直的品质。这件大事《三国志.赵云传》裴松之注《云别传》与《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都有记载。
以上三件事无疑是大事,军队是诸侯争霸的本钱,老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奖罚得当是治军治国的基本原则。赵云为刘备招兵买马,建议刘备为国家着想,要关心老百姓,批评诸葛亮奖赏不明,都表现了赵云在大事面前做得小心,想得周到,考虑长远。
3、根本明确。
赵云之所以能做到小事不糊涂,大事不含糊,判断事情准确,认识事情深刻,处理事情得当。就是把握了根本。赵云处理事情的根本是什么呢?就是以关心百姓为宗旨,以仁义为标准,赵云在袁绍与公孙瓒争夺冀州时,被同郡人举荐,带领义兵投奔公孙赞,与公孙瓒有一句对话。公孙瓒嘲弄赵云说,“闻贵州人皆愿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赵云告诉公孙瓒,“天下汹汹,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和明将军也。”这里,赵云明确表示了自己人生的信仰,关心老百姓,以仁义为标准,并不因为也不会因为有轻视谁、偏向谁的想法,只认准仁义,谁讲仁义、谁关心老百姓,我们就跟定谁。后来赵云认识到公孙瓒也不是讲仁义的主,赵云借口为亡兄奔丧为由离开了公孙瓒,以上见《三国志.赵云传》裴松之注《云别传》。
赵云在公孙瓒处时刘备也在那里,刘备对赵云很好,借机接近赵云,有意拉拢赵云入伙。后来,刘备无路可走时投奔